七天博大文化视野(7月30日)

暴雨中的英雄

李愫生

        亲身经历的这场暴雨,发现很多人性的光辉,看到很多的英雄!7月19日,郑州市开始出现暴雨到大暴雨,特大暴雨,变成一座“水城”。从单位匆匆往家赶,马路上已是河流一片,很多人放弃交通工具,徒步在路边的深流里。

和很多人一样,在路边小店搜寻到塑料袋,把手机都裹在了塑料袋里。道路走到一半,有些人阻塞在那里,停滞不前。十字路口的水流更湍急一些,试图前行,身体却站立不稳,被身旁的大哥扶了一把。人群开始三三两两,自发组团,手挽手一起过“河”。“河”中已经停滞了一大堆汽车,逐渐蔓延到车窗;“河”边躺倒着无数的电动车、共享单车,电动车在有气无力的鸣叫。有位大姐骑着电动车,带着两个孩子,试图穿越过去,差点摔倒在水里。引起周围人群惊呼一片。一位大妈扶住了她,从车上接抱过孩子,劝诫她不要水中骑行。

有位妈妈着急到幼儿园接孩子,找到一块木板,充当救生设备,扶着木板踏入齐胸高的“河”水。旁边的几位群众担心她有危险,陪同她一起趟了过去。。

经过金水河,深刻感受到了黄河咆哮的气势,平时浅在半尺的河床缓流,怒流奔发,几乎与马路平面持平。我一边小心翼翼探寻回家更便捷的路,一边和家人、朋友联络,知道他们有的安好,有的滞留原地,有的正在努力回家的路上,有的正在救助别人……

久经曲折回到家,衣服都已经湿透。小区已经停水停电。陆陆续续,接到外地朋友同学们的问候和电话。一直在关注着郑州雨情的进展,关注着郑州这所城市的受影响情况。比起那些受阻,困在路上的人,失去联系的人,再也回不去家的人,我们已经足够幸运。

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温暖的画面!有一位妈妈带着两名孩子跌入积水坑,过路的大哥伸出援手,将其拉出;一名女子被积水冲进水坑,水势湍急,女子几乎全部淹没在水里,周围群众合力拉绳将其救出;郑州一商场地下室被淹,商场工作人员和市民泡在水里,排成一排喊着口号,成功将多名被困人员拉出;暴雨冲走马路上一处井盖,一位市民站在雨中,提醒过往车辆;因郑州暴雨,途经郑州的多列高铁停运,部分乘客滞留郑州东站。其中有从上海展演归来的学生管乐团,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就地演奏《我和我的祖国》,鼓舞士气和安抚人们的情绪……暴雨无情人有情,灾害面前,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我们除了自救,也要互相救助,共渡难关。“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这些暴雨中的温暖瞬间,让人泪目。

暴雨中还有更多的,交警、环卫、电力、通信、供水、市政……所有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岗位,他们逆行风雨、俯身服务的身影。现在子弟兵以及各方救援力量陆续奔向郑州,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的温暖。每一个挺身而出的人都是英雄!正是由于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才充满了爱,才创造了和谐美好!

这些最美的身影,大多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工作者,他们也有对危急险情的恐惧,也有对父母妻儿的不舍,但是他们依然挺身而出!在战争远去的和平年代,英雄从未远去。所有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我们可以永远相信同胞们的力量。

 

雨后的乡村

 李河新

        其实,只要有那么一场夏雨,乡村也就暖和起来了。

村里很少看见垂柳,倒是杨树、槐树成群,不管房前屋后,还是村里路旁,那绿芽胀鼓鼓的,满怀着心事,酝酿着绽放,给人许多生动、力度、憧憬。

几阵雨撒过,几缕惠风拂过,几片阳光亲吻过。许多清新的气息就会从云端唱到庄稼地,从庄稼地唱到低低的小村,唱入软溶的春泥中。

上午九时,村支书徐新春安排村里人居环境整治,大家畅所欲言,想了很多办法。最开心的就是村里买了两辆电动三轮车,我坐上去找找感觉,骑了一圈就如同开上了宝马。

“老李,这会儿忙吗?”蒋大妈骑着电动车急匆匆的来到大队部。

我说:“大娘有事吗?”

大娘犹豫看着我说:“想让你去地里帮着种花生。”

“没问题。”我跟着大娘就下地了。

        临近中午,出了大门去程村采购点蔬菜,路边大片大片碧绿的麦浪,绿得很有味道。你会忍俊不禁,俯身去抚摸去亲吻,一股带清香的绿,从掌心,从脸颊流向心房,仿佛每一口气都能吸进这绿的滋味。

又见白老毛了,骑着电动车拉着破烂回到村里,满头白发,七十多了,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年轻的时候也是个人物,走南闯北;年老了干不动体力活,收破烂养活自己。

“老李,喝汤了吗?好几天没见了。”老毛哥停下车问候到。

“老毛哥,刚吃过饭,这把年纪了,你也别那么忙碌了,挣那么多钱干嘛?”我心疼地说到。

“大兄弟,这几年也挣了点钱,都给哥姐孩子们上学用了。你想,我一个孤寡老人在家闲着也着急呀!出去走走,喷喷天,心里畅快呀!”说话间一副衣食无忧的样子。

别看这老毛,相貌平平,可不简单。早年可是个生意经,辛集乡十里八村他走个遍,乡村趣闻如数家珍。他还有一独特绝技,与人交谈时,歇后语妙语连珠,口若悬河,什么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猫哭耗子–假慈悲;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这让我对这个小学没毕业的老人刮目相看。他有个爱好,每天晚上喝点小酒,睡个大头觉,没心没肺地,长长短短地,打发着这孤独的一生。

本来是清清朗朗的天,下午就变了卦,阴冷冷地。我去了贫困户群义哥家看看,推开虚掩的铁门,走进小院,屋里屋外收拾的干干净净。

“老李,你来了,快坐快坐。”嫂子王兰热情地招呼着,把一个木椅递给了我。

群义哥说,你帮我办了那么多好事,我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年初找朋友帮我卖萝卜、白菜,听天晓说,你请别人客自己掏了腰包,前几天又帮我卖了兔子和绿豆……

“群义哥,你可别外气,都是自己人,都是我应该做的,今年有什么打算?”

“我现在养的大母兔还有三只,小兔二十多只。今年我准备把兔子棚扩建一下,盖个彩钢瓦房子,扩大养殖规模。另外就是继续种羊角蜜甜瓜,去年种了一亩甜瓜除去投资挣了将近1500元呢!今年准备两亩地。”他说着咧开嘴笑了。

我说,群义哥你种瓜有诀窍没有?他得意地说,种瓜一定选好种子,多上油饼。我还把兔子粉当肥料,全部撒在地里。去年种出来的瓜香甜,还没运到市里在薛庄就被抢完了。我望着眼前这个曾经患白血病的男人,精神饱满地加入到脱贫者的行列,着实让人敬佩。我突然想起田地里很多叫不出名的野菜,它们从石块、泥土中挤出来,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茁壮地成长,开花结果。

“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是的。心田上播下勤劳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把勤劳给了土地,终会从土地上收获善意。

夜幕降临,小村里只听见风声,我写着心得体会,想想三年扶贫日子,百感交集,我们每天忙碌着,如同追赶太阳的人。一辈子很长,要路过很多人,做着力所能及的事,走到终点。一辈子很短,可能一件事都做不完,比如,多做善事。

感谢扶贫一路同行、不曾失散的人。春的路口,已安然度过最艰难的时刻,蓦然回首,总有一份感动,暖在心怀。

 

善意是一束光

刘玉兰

早上出门去上班,发现有几只啤酒瓶子摔碎在垃圾桶旁,地面上到处都是碎玻璃。隔壁的老太太看到后,弯腰把碎玻璃逐一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我对老太说:“阿姨,你年纪大了,视力又不好,我来捡吧!”她笑着说:“你们年轻人要上班,不要迟到了,我反正没事,慢慢捡,这玻璃碎了一地,不捡起来会伤到人的!”

下班后开车回家,车刚从单位开到路口,我发现后面一辆车不断地在我车后打着灯光,并且按着喇叭。我想:这辆车上的驾驶员一定是位新手,催我让道也不是这样开车的呀,我才偏不让呢。过了一会儿,左边车道上没车了,身后的那辆车随即超了过来。在与我车并行时,驾驶员摇下了车窗,冲着我说了一句:“您的右后轮胎快没气了!”他的突然提醒,使我瞬间知道了为何车子有些抖。

于是,我就近找了个汽修店补好了轮胎,然后才安心开车回到家。

不开车外出的假日,我回到乡下小住了几日。闲不住了,我决定到附近街上走一走。一开门,才看见天不知在什么时候下起了雨,我又退回了屋里,拿了把伞出了屋,徒步上街。

雨不大也不小,越是走路走得快,越是感觉雨点越来越大。

我转过一个街口,耳朵里猛然传来“哇”的一声哭。原来,是一位约摸七十五、六岁的老太太带着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他们刚从幼儿园出来。奶奶背着书包,俯下身给孩子说着什么。我紧走几步,把伞伸向他们的头顶。老太太抬起头,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出门时没下雨,谁知道说下就下了呢,孩子看人家打伞也要打伞!”

我说:“一起走吧,我给你们打伞!”话音刚落,孩子立刻就不哭了。一把伞下有了三个人,奶奶和孩子在前,手拉着手,我手里的伞随着他们的脚步移来移去。

十字路口到了,奶奶问我:“你走哪边?”我反问:“你呢?”她指了一个方向。我说:“刚好,我们同路。”快到一个巷子口,孩子突然一溜烟跑了,我知道他们到家了。

我送奶奶到巷子口,她惊讶地问我:“你也住这里呀?”我点点头说:“是的!”我连忙叮嘱她快和孩子回家。

那天,我撒了一个善意的谎。其实我是要去药店买药的,药店在街东,老太太的家在街西,差得远呢!等到返身再往东边,我权当看雨中街景,心情依然高兴。

日常生活里那些极其平常的所见所闻,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礼貌的问候,也许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善举,却会给世间带来一缕爱的光芒。

善良,是生活黑暗中的一束光,为随时可能麻痹的心注入一剂苏醒药,让生活充满感动与阳光。

 

美丽的叶子

郑贵华

叶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念初一那年我教过她,当时不过十一二岁。

一个周末的下午,和往常一样,休息好之后,我端着一大盆要洗的衣服,来到洗衣间。可是水池的下水管道被堵住了,水池里积满了污水。我试着疏通,却没成功。只好蹲在地上搓洗衣服,把脏水直接从地漏中倒下去。

晾完衣服,我又去那里洗苹果。看见叶子站在那里洗衣服。再瞅,满池的污水不见了,池壁上沾着一层污泥。

我问她:“水池不是被塞住了吗?谁疏通的?”

“哦,我弄的。我来洗衣服,看见池子里好多水,我捡了一根废弃的筷子,对着那个洞劲戳,水流不下去,我又找到一把断勺子,然后钻到水池下面,把那些东西掏出来,水就流下去了。”叶子笑眯眯地说。

我有点震惊,一个小孩子竟然能想出这么多办法。我尝试一次,就放弃了。对这个公共用地,我曾偶尔打扫过几次,从没想着彻底清理。正想着,又听见叶子欢快的声音。她说:“老师,你看我们站的这块地方真干净,不知被谁拖洗过了,真好!”

我轻声说:“是我,刚才洗衣服时,觉得脚底下太脏,就把这里洗了一下。”然后低下头去,瞅瞅地面,不觉笑了。整块地板就像刚打完泥仗的小孩的大花脸,黑一块儿,白一块儿。随口说了一句:“这里是该好好打扫一下,太脏了。”

叶子马上接着说:“好啊,我们一会儿就扫吧。”

就这样,我俩一个接水使劲冲刷,一个用力处理地下积水,然后又用清洁球擦洗池壁的污垢。流下来的污水浸湿了袜子,溅脏了裤子,我们也全然不顾。直到眼前的池子泛出温润的光,我们才直起了背。

做完这些事以后,我就对叶子说:“这里差不多了,走吧,你也下楼玩一会儿,我还有点事要先走了。”叶子笑笑,对我说:“没事,我再冲一会儿。”我向她挥挥手,就离开了。

六点多钟,我处理完事情回来。走到六楼,发现整个楼道是那么干净,那么明亮!经过洗衣间时,我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这里简直跟新的一样!地面上一尘不染,水池子闪着晶亮的光芒,干净的拖把靠在一边。这准是叶子干的!这么多的活儿,这么小的她能吃得消吗?我为啥要先走一会儿,留下一个小孩子做这么多事情呢?

在这间洁净的房间里,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心灵是那么丑陋可憎,平时总是教育学生应该怎样,但在关键时刻,却还不如学生做得好,真是万分惭愧。

曾几何时,我一度认为,自己是能为别人做点好事的,思想境界也会高出那么一点点。如今,这个可爱的女孩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上了最生动的一课,那就是好事可以做得更彻底。是的,只有做得彻底的好事,才能显出它的“好”来。

第二天早上,从那里经过时,发现地面又被谁擦洗过一遍,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拖把竟然变成了接力棒!

也许叶子自己都不知道,她的行为不仅教育了我,也教育了更多的人。她不仅有一个诗一样的名字,更重要的,她还有一颗纯洁的心。

今后,我会永远准备一把拖把,一盆清水,经常擦洗心中的污垢,让它们永远圣洁,如同一片美丽的绿叶。

 

“乘风破浪”的老妈

 雷惠

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妈,光荣地从岗位上退了下来。

本以为偶尔也喜欢打点小牌的老妈,会乐滋滋地响应小区老姐妹们的号召,加入小区棋牌队。或者是每天在家搞搞卫生做做饭,看看电视遛遛狗,晚上再加入广场舞大妈的队伍,听一听震天的音乐,扭一扭发福的腰肢。没想到,退休当晚,就看到微信上晒出她的退休宣言:退休生活刚开始,我的生活我做主!

老妈马不停蹄去上了老年大学,来了个退休前后无缝对接。没多久,她就加入了写作社,开始学习并用笔记录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人生与感悟;学起了电子琴,特意买了一架在家,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经常会弹一弹;另外还有插花摄影之类,隔三岔五地就能看到家里添了一瓶美丽的花,弄得我都羡慕不已。

我打趣老妈:“这退了休的日子,格调和品味都提高不少了呀!”老妈笑道:”退休了,有空了,当然要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一遍!我若每天打牌跳舞,或是紧盯着你和你爸,就算我乐意,你们乐意吗?”“老妈真是英明神武,高瞻远瞩呀,小的佩服佩服!”我赶紧拍马屁,生怕她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我身上。

本以为,老妈也就是和一群同样清闲的老头老太太们一起,学点小东西,得点小乐趣,打发点小时间,过一过退休后的闲适小日子。没想到有一天下班后经过小区物业,前台小妹妹拿出一张单子叫住了我,一看,竟然是邮局汇款单:上面赫然印着某某日报的采稿稿费字样,收款人竟然是我妈!

我像被外星人砸中了一样,拿着稿费单冲回家,急着找老妈一探究竟。老妈也很激动,她接过单子,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迎着我逼问的眼神傲娇地来了一句:“怎么,不相信老妈的水平呀?”我有点哑然,以前听老妈说过,她上学时成绩很好,作文也不错,虽然如此,但中间毕竟隔了漫长的几十年呀!再说了,某某日报可是大报,哪是随随便便一篇文章就能录用的?

老妈看着我难以置信的眼神,镇定地说:“毛主席说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这每天不上班的日子,可没闲下来,你看我,听课的笔记本都做了二个啦!”我啧啧称赞,直冲老妈竖大拇指。她又说:“时间都是公平的呀,花在哪里,哪里就出成效,这个可跟退不退休关系不大!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以后还要争取真正的学有所成,发表更多的作品,弹琴、插花也要学的更好些,赶一赶时髦,也去做一个‘乘风破浪‘的老妈呢!”

听了老妈的话,看着她闪烁着星光的笑眼,我心中不禁感叹:老妈以前为了家庭和工作,一直任劳任怨。退休后能活出自我,想必是“谋划”已久呀!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这和年龄无关,和勇气有关。让日子过得活色生香,何乐而不为呢?

 

钟情收音机

 刘燕飞

七十年代,我家第一台家用电器,就是红灯牌收音机,那是父亲花了一笔巨款买来的。

打开旋钮,声音就出来了,大人喜欢听评书、相声,孩子们期待“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我奶奶眼睛失明了,她也杵着拐棍,在一边安静地听,一会儿又用手摸摸收音机,嘴里说:嘿!这么小的东西,咋有人在里面讲话呢?我不解啊!奶奶不知道的东西,就会习惯说“我不解”。姐姐解释说,不是有人,而是无线电波。越说奶奶越发迷糊,因为,她从小到大,也不曾见过这样的东西。

我父亲是个爱读书学习的人,大学的时代,他们在学校里学习俄语,因为,那个时候,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所以,学习俄语是首选。等父亲工作了,才发现英语的重要性。他跟着中央台的节目学英语,每日定时跟读,捧着书本,如饥似渴。所以,父亲的精神感染了我们,家里的孩子们都是一心向学。

大学时代,学习艰辛,时时感到孤寂。于是,听磁带成了一股风气。累了,往床上一躺,带上耳机,这样就进入了一个人的音乐世界。宿舍里,王同学买了一台袖珍收录机,带外放广播。每晚入睡时,大家纷纷躺在床铺上,收听收音机的夜谈节目,谈朋友,谈感情,谈恋爱,每次,我们会就一个问题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不亦乐乎。渐渐地,进入梦乡。

后来,开始追逐新潮。每周都要逛好几次音像店,买录音磁带,买DVD碟片,那时候,正流行高级音响,我也不惜投资,买了高级音箱,影碟机等等。听磁带、看影片,沉溺在影像的世界里。仿佛,收音机已经落后了,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岁月悠悠,年纪长了,也不很喜欢热闹啦!一个人寂寂地在家里闲逛,却又想起了收音机来。

当我下定决心,买了一台小音响收音机回来后,她们十分的惊讶,切!现在谁还稀罕这个,你是年老了吗?管她怎么说,我捣鼓着自己的小收音机,可以播放MP3,可以收听城市调频,音色浑厚,声音响亮,这多好啊!我从网上下载了自己钟情的老歌,寂寞的时候,一个人打开收音机,听城市的调频,很热闹很欢喜,坐在家里,世界便在眼前,所以说,调频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每到一个新城市,我最爱的就是打开收音机,搜索城市调频,放大声音,一边干活一边收听。

收音机驱散了我的寂寞,让我更了解城市的生活,主持人诙谐幽默的风格,使我嘴角泛起了微笑。谁说我是个“老古董”呢!我也曾风情过,年轻过,这熟悉的收音机,让我回忆往昔的岁月,让我感知城市的脉搏,带给我的还有感动、真情与快乐!

 

烛光摇曳
惠军明

  夜已深沉,万籁无声,我独坐台灯之下,凝神遐思。
台灯雪亮,灯光漂白了四壁,黑夜无法入侵。我被一团光明包裹着灿灿生辉,在无涯的暗夜里格外耀眼。在这样宁静的夜晚,在世界各个角落,有多少不眠的灵魂在苦苦地坚守呢?
时光飞舞,遥想古代,在这样宁静的夜晚,无数素衣长衫的书生们,在伏案苦读吧!他们大多是寒门子弟,家无财资,外无背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他们摆脱卑微的唯一途径。他们与星月相伴,手捧圣贤之书,抑扬顿挫吟诵着千古华章。古文语意难解,句读不明,无名师讲解,无同伴研讨,一切都要靠自己揣摩钻研,其难度可想而知。长夜漫漫,寂寞孤独,为书生们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的是那如豆的烛光。
蜡烛和油灯是古人主要的照明物件,用蜡烛则更普遍些。点燃一截蜡烛,书生们破旧的书屋些许明亮起来,那烛光在寒风里闪烁摇曳,散发出柔和的红色光晕。陋室墙壁,桌椅板凳,笔墨纸砚,书本文字,烛光人影,在夜色中朦朦胧胧,交错叠加,蕴满了诗情画意。在幽静的夜晚,书生们神情肃穆,正襟危坐,轻轻翻动书页,开始了自己的苦读旅程。蜡烛的光芒毕竟是微弱的,它不足以照亮整间房屋,但可以照亮书桌,照亮文字,照亮书生们的脸庞,照亮他们的内心。
名篇深奥,经典难解,书生们需字斟句酌,凝神专注,感悟深思。白日的读书时间远远不够,书生们晚上还要刻苦攻读,反复研究。寒门子弟大多明是非,懂道理,勤奋努力,信念坚定,理想远大。他们相信:书中有至圣道,书中有大乾坤;他们相信:天道酬勤,苦尽甘来,付出必有回报!这些不谙世事的读书人,几乎将自己与俗世隔绝,一心品读圣贤之道,一味沉浸于自我梦想,迂腐固执得可爱!
在暗夜里,蜡烛一点一点在燃烧,红黄色火苗一串一串在闪烁,那跳动闪烁的烛光宛若盛开在小屋里的花朵。烛光不仅仅给书生们带来些许光明,而且带给他们很多心灵的慰藉。当读书困倦时,当遇到难题时,当百无聊赖时,书生们都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那点光亮。他们或微笑颔首,或凝眸欣赏,或修剪烛芯,或痛惜蜡烛垂泪,或感慨烛光短暂。读书辛苦,长夜难熬,书生们在闪烁的烛光里徜徉遐想,构思出许多美丽的浪漫故事。红袖添香夜读书,狐仙鬼怪无声来,既陶醉了自己,也陶醉了时光!
自然界风云变幻,人世间诡谲多变,但芜杂在一介书生的陋室外却戛然而止。自然巨风狂澜横扫万物,但它们却无法熄灭那点烛光;人间物欲纵横贻误苍生,但它们却无法吞噬陋室清流。贫寒的书生们缺衣少食,但依然“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或寒窗苦读,或发愤著书,数十年如一日。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庄严宣告:圣贤之道长存,精神烛光无敌!
烛影摇曳的时代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文明薪火不息世代相传。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能像古代书生们一般安贫乐道,坚守本心,一往无前!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