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文化视野网络版(11月20日)

编辑绪语:

自《七天》周报“博大文化视野”创刊以来,得到世界各地华文作者的关注和支持,各种佳作不断涌现。然而,因为报纸版面有限,许多优秀的来稿难以及时刊发,甚至不得不狠心放弃,而所有的诗歌作品也都一律拒绝。这难免挫伤了热心的作者和读者们的积极性,也难以完全反映“博大文化视野”的创刊宗旨,为此,《七天》编辑部决定,在保持印刷版的原有风格的同时,增加网络版的文章数量,同时发表诗歌作品。

对于作者,下述几点请注意:

  1. 欢迎原创首发作品,对于在它刊发表过的优秀作品,也可酌情刊发;
  2. 作品内容、体裁不限,拒绝违法悖德,拒绝低级庸俗;
  3. 欢迎作者在文章后附上自己的个人简介(200字以内)和生活照;
  4. 文章版权归作者个人所有;
  5. 所有来稿都没有稿费,请勿告知银行方面的信息。

”博大文化视野“的网络版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广大作者和读者的面前,欢迎您的继续关注,感谢您的热情支持!

《七天》编辑部

 

【文化杂谈】

赤裸生命与“形式生命”

——新冠疫情引起的“生命政治”思考(11)

步虚

阿甘本对“牲人”或“神圣人”、“受谴者”的思考,对“赤裸生命”与“例外状态”的思考,是对现代人所处的时代困境的一种思考,即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所有的人都处于一种被主权权力所规定和掌控的例外状态之中,每一个人都成了“牲人”,我们的生命都成了赤裸生命,都处于一种政治身份及基本权利被剥夺,或者基本权利形式上完整而实质上丧失的困境之中。这是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考试图向人们展示的当代人所面临的异化困境。

当代生命政治所突显的,是政治权力直接作用于生命时所形成的一整套治理机制和技术。在阿甘本关于“生命”的词源学分析中,我们现在说的生命(life)概念,在古希腊有两个词,一个是zoe,另一个是bios。Zoe的词根跟动物(zoo)接近,涉及活着的生命、作为生物存在的生命,表达的是一切活着的存在(诸种动物、人或神)所共通的一个简单事实——“活着”,而不涉及生命的品性、内容、质量、风格及特定的生存方式。阿甘本把这种生命称之为动物生命,也就是赤裸生命。而bios的意思则恰恰相反,指的是为单一个体或群体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形式,是人在活着之外,还生活着、发展着的生命,是人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系列特殊品性、气质、心愿、风格、样态和内容所表达和规定的生命。这样的生命不仅仅生物性地活着,同时还政治性地活着,即还从事群体性的、事关城邦(polis)或政治共同体的各类活动。这样的生命,就是人的生命,就是政治上有内容、有质量、充满可能性的生命。亚里士多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这里的“政治”实为“城邦”)。人之所以参与共同体政治生活,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这样的生活能维护生命存在而使人获得生活的安全感;同时,这样的生活也使生命存在拥有了不同的地位和身份而使人获得生存的质量、价值和意义。

人的生命原本就是政治性的生命,而当代所谓“生命政治”的异化表现则在于:主权者把人的生命置于政治管控之下,同时却将生命排除在政治生活和政治保护之外,进而使人的生命失去原本应有的生存内容、质量及价值和意义。在这样的生命政治机制之下,“生命本身被捕获、被征用、被控制”,其直接结果就是无特殊品性、气质、心愿、风格、样态和内容的生命,即“赤裸生命”的普遍存在。

阿甘本重视有政治内容和政治质量的生活着的、发展着的生命,并用“形式生命”(form-of-life)这个术语来指称这样的生命。这里的“形式”当然与亚里士多德的内涵丰富庞杂的“形式”概念有着内在的关联。简单地说,“形式生命”中的“形式”就是让一种生命成为这种生命本身的一种独特的“本质属性”,拥有这种独特性质的生命就是最完整的生命,或者说完全形式的生命。正是因为这样,阿甘本才把形式生命定义为一种“完全不能与其形式相分离的生命”。

需要指出的是,在阿甘本的概念组合中,“形式生命”与“生命的形式”相对应。形式生命(form-of-life)的本质属性强调的,是一种从普遍性中抽象出来的独特性质,因而这里的“形式”为单数;而“生命的形式”(forms of life) 突显的是“形式上的生命”,被碎片化的生命,因而这里的“形式”为复数。在强调人之为人的“形式生命”中,“隔离出像赤裸生命这样的东西是完全不可能的。它完全拒绝各种对自然生命的捕获、征用与控制。”这种形式生命将“形式”融合在生命里,越出所有控制、捕获、碎片化生命的分隔性的装置。对形式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是生活本身。在这种生命中,单个(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行动和生活过程绝非一些简单的事实而已,相反,它们永远且首先是生命的可能性,永远且首先是权力,或者说首先是生活的主动权。

通过形式生命这个术语,阿甘本致力于探索一种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一种与赤裸生命相对立的、永远不能被降格为赤裸生命的政治生命。赤裸的生命并非简单的自然生命,而是被政治异化了的自然生命,它以被排除、被弃置、被碎片化的方式而被嵌入到政治共同体中,被政治共同体主权者捕获、征用与控制,却又被排除在政治共同体之外,无法从共同体秩序中获得生命的维护和发展及生命的内容和价值。形式生命的关键,是生活着的、发展着的有政治内容和政治质量的生存本身。

形式生命与群体性的、政治共同体内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不可分离。因此,与“形性生命”相对应,阿甘本提出了“正在来临的共同体”(La comunità che viene)的概念。下一次,我们着重谈谈“正在来临的共同体”。(2020-11-15)

作者简介

pqli

步虚,文化学者和符号学学者,主修“地中海文明与西方文明“、“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当代法国研究”、“意义生成的认知符号学机制及操作”,长期从事文明关系、跨文化实践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教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受聘为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诗文春天】

达坂城与王洛宾及三毛

谭文春

达坂城在乌鲁木齐东南方向,距离八十余公里左右。

国内的好多游客,对新疆的认识第一个知道的是达坂城,第二个是吐鲁番。有好几次听见旁边的人跟朋友通电话,笑到肚子疼。

——你在哪里?

——我在新疆。

——新疆哪里?

——新疆……达坂城吧?

我凑近那人,低声说:“先生,达坂城离这里还有80公里。”

那人一脸懵逼的样子:“那……这里是哪里?”

“乌鲁木齐啊!新疆的省会城市,你难道没上过中学吗?”

那人尴尬一笑:“新疆的印象我只记得一首歌《达坂城的姑娘》。”

我也不由呵呵一笑,唱:——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这首歌一经传唱,弥久不衰啊!曾经最早的一段时间,让一些内地的男子,心心念念想来新疆娶亲,因为他们都认为,在新疆娶姐姐送妹妹。

在新疆十八怪里有一说:“姐姐嫁人把妹妹带”。这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了?首先我们要知道,新疆地域辽阔,姐姐从阿勒泰或是伊犁嫁到吐鲁番来,远不远?这么远的路,需要家人护送,于是新娘的妈妈及其他长辈以及妹妹会将她送过来。按照风俗,婚礼过后妈妈和长辈们都回去了,唯独会留下妹妹陪伴姐姐一段时间。毕竟姐姐也从来没有来过男人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会感到孤独和无依无靠。而且在新婚的那一段时间,新娘还要伺候丈夫家的公婆及其亲戚长辈,礼节很多,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多,姐姐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有妹妹在身边就可以多个帮手,一般会待上十几天。妹妹相当于一个伴娘的角色,所以说“娶姐姐送妹妹”是一个美丽的误解。

说起《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就不得不提王洛宾这个人,他是一九四九年跟着王震将军的部队来到新疆。王洛宾这一辈子非常坎坷,在他风华正茂的十八九岁,因为写了许多抗战歌曲坐牢,一坐就是好几年。刚刚有希望出来的时候,他又在监狱里继续写,又再次判他入狱,继续坐牢。他的前半辈子最美丽的十八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当他终于走出监狱时,已经是三十六岁了,想去一个公平公正纯洁干净的地方生活,正巧赶上王震将军挥师新疆。他也读过不少关于西域方面的诗词歌赋和书籍,知道新疆辽阔又美丽,勾起了他对西域的向往和憧憬,就跟着部队来了。在新疆看到那种原始的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的纯洁,没有勾心斗角的相互倾轧,让他爱上了这个地方,就不愿意走了,所以他一直留在了新疆。

王洛宾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写了无数广为流传的歌曲,《达坂城的姑娘》只是其一,却让一座本来是风沙弥漫的小城,名扬天下,享誉海内外。

曾经有很多香港人和台湾人,都是听了王洛宾的歌,来到新疆,要走一走曾经的丝绸之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也曾经做过王洛宾的专访。在采访的过程当中,发现这个老人真的很好,人老了心不老,充满活力和趣味。两人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接触,产生了一点点爱情的火花了,三毛恋恋不舍的走了,没有敢表达任何的爱意。但是过了一年多,三毛实在受不住了对王洛宾的想念,一个人再一次来到了新疆,她发现自己已经深爱上了这个老男人。

王洛宾虽然一生坎坷,但活得非常豁达,该来的,我就接受,该走的,我就放弃。不强求,不奢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上天安排。两人在一起过了开心的几个月,最后三毛还是回到了台湾。走的时候王洛宾送给三毛一个手镯,意寓“守着”,我会一辈子守着你的意思。但是又过了六七个月,突然就接到三毛自杀的消息。很多人推测三毛是抑郁症自杀,她的病情究竟跟王洛宾有没有关系,不得而知。又过了一年多,王洛宾先生也去世。

因为他的《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让达坂城闻名于世,后人给他颁了“达坂城荣誉镇长”的称号。

【作者简介】

SAVE_20191212_073846

谭文春,男,现居中国四川省华蓥市。喜欢读书和写作,有诗歌、散文、小说及故事等文学作品发表,散见国内以及国外各类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部分作品获奖并入选各种诗文集。读书让人充实,写作令人愉悦,文字使人神清气爽,是灵魂跟世界对话的工具。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二十)

罗池与罗池庙

洋中鱼

 

中国人的居住有个传统习惯,喜欢依山傍水,如果门前屋后无溪流,哪怕挖一口鱼塘(通常被后人冠以某某池)也能让茅舍增辉。我曾到过韶山的毛泽东故居、耒阳的蔡伦故居、花都的洪秀全故居、中山的孙中山故居、道县的周敦颐故居等地,发现这些地方都有鱼塘或池子,缀以莲花杨柳,确实让住宅顿生妩媚。

广西柳州市内的有一个面积大约一亩的小池塘,盈满时深约三丈。池壁以青石围砌,水色碧绿,幽幽动人。四周古树掩映,小桥依伴,天朗气清之时,月影其中,“澄碧渟蓄,准平而鉴照”,称为“罗池夜月”,是“柳州八景”之一。

在罗池的旁边有一座小庙,原名罗池庙,现在改名柳侯祠,这就是柳州人民纪念柳宗元的地方,里面有柳宗元衣冠冢。

1200年前,这里还是柳州近郊的一口鱼塘,也是柳州刺史柳宗元经常来散步的地方。经过永州十年的摧残与磨砺,柳宗元已经变得衰弱不堪。来到柳州后,他又勤政为民,简直在加剧透支生命。当他意识到自己灯尽油枯时,就留下了一句“馆我于罗池”的遗言。在扶柩还乡后,人们在池旁埋葬了他的衣冠,并立“罗池庙”以祀。

三年后,柳宗元的好朋友韩愈在长安致函柳州政要,要他们主持祭祀柳宗元,自己还按柳州风俗和柳宗元生前事迹写下祭文和悼诗,《迎享送神诗》,诗云: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兮进侯之堂。
侯之船兮两旗,渡中流兮风泊之。

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
侯乘白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
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
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鸣兮秋与鹤飞。
北方之人兮谓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
福我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
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粳稻充羡兮蛇蛟结蟠。
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时中书舍人史馆编修沈传师挥毫书写碑文及诗,一同刻字于罗池庙中。冬去春来,两百多年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又欣然泼墨独选其诗而书。南宋嘉定十年(1217),苏轼之作首次被刻碑于罗池庙。于是,这块珍奇的“三绝碑”得以面世。因为诗文的开头一词是“荔子”,故名称“荔子碑”。又因为是韩愈的文章、苏轼的书法、柳宗元的德政,后人称之为“三绝碑”。

【作者简介】

本人1寸照

洋中鱼,本名杨中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永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散文》《散文百家》《美文》《中华散文》《散文诗世界》《创作与评论》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多种文集,著有长篇小说《陶铸传奇》《见习记者》、散文集《梦的窗帘》《鱼眼观柳》《李商隐与永州》、新闻作品集《潇湘风流》《中瑜访谈》等。

 

【华峰凌云】

千古评说“十宗罪”

许华凌

中国历史上,秦末汉初的“楚汉之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宏大,伤亡之惨重,武将之神勇,谋士之韬略,前所未有。武力拼杀刀光剑影,文韬武略风云变幻。汉王刘邦在没有于军事上占据优势的时候,巧妙地通过给项羽定下十宗大罪而抢占了道德制高点,振奋了军心,瓦解了敌心,树立了汊军正义之师、“替天行道”的高大形象,从而在楚汉战争中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刘邦巧舌善词令,“十宗大罪”伐楚王,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茶余饭后脍炙人口的谈资和佳话。

楚汉相争之初,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的部队在成皋、荥阳一线形成旷日持久的胶着状态。项羽兵多将广,但由于东西战线太长,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多地奔波,粮草军备不足;而刘邦虽然兵少,但粮草军备供应充足,利用打持久战的策略以消耗项羽的楚军,削弱他的战斗力。项羽想利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势”的勇猛与刘邦单挑武斗,决一雌雄,汉王刘邦则企图利用自己的攻心策略在精神上击垮对手,进行文攻。于是“隔空喊话”,当众在城墙上宣读项羽的十宗大罪:

第一,负约之罪。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

第二。矫命之罪。你项羽假托怀王之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而自任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第三,抗命之罪。你项羽奉命援救了赵国,本应当回报怀王,而你项羽却擅自劫持诸侯的军队抗命入关,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第四,掘坟之罪。怀王当初约定入关后不准烧杀掳掠,你却焚毁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

第五,杀降之罪。你不但喜欢屠城,还喜欢杀降,残忍地杀掉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采用欺诈手段活埋了二十万秦兵,这是你的第五条罪状。

第六,灭后之罪。秦始皇虽然灭了六国,但是对六国贵族并没有斩尽杀绝,而你对六国后人大开杀戒,斩草除根,丧尽天良。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

第七,不公之罪。你项羽把各诸侯的将领都封在好地方,却迁移赶走原来的诸侯王田市、赵歇、韩广等,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王位而反叛,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

第八,营私之罪。你项羽把义帝赶出彭成,自己却在那里建都,又侵夺韩王的地盘,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据为已有,这是你的第八条罪状。

第九,杀帝之罪。你项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杀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条罪状。

第十,大逆之罪。你为人臣子却谋杀君主,为军将帅杀害降人,为政不平,践约不信,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像你这样不忠、不义、无信、无公的人,实为大逆无道,天地人神共诛之。

刘邦义正词严,字字诛心,项羽无言以对,气急败坏。刘邦成功的用他的智慧将弱势的汉军变为正义之师,将项羽的主动变为被动,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称帝,刘邦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君王汉高祖。

“刘邦巧舌善词令,十宗大罪伐楚王。”对此,历史学家和有识之士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能让人在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的同时,还可以给人们深邃的遐想和有益的启迪。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00411160043

许华凌,男,1964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有二十余年基层学校工作经历,十余年政府机关工作经历。现为学校工会主席。诗文曾在《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中国诗词》《中国工人》《当代辽诗三百首》《辽宁日报》《辽宁职工报》等报刊和诗集上发表。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征文大赛并获奖。

 

【飞鸿传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

蒋光平

       前段时间整理杂物,偶然发现了一大堆旧书信。摸着那一封封泛黄的信纸,看着那一行行或隽秀、或豪放、或狂野的字迹,心里不禁思绪万千。突然想起,好久没有收到过书信了,也很久未曾提笔给任何人写过只言片语了。那些曾经在我的成长路上一路相伴的书信,似乎离我越来越远,留下的,似乎只有淡淡的回忆和无限的思念。
记得第一次写信是在高中的时候。那年刚刚步入高中的我,由于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倍感寂寞孤独。那些初中时一起玩耍的伙伴,一个个考进了不同的高中学校就读,虽相隔两地,但难以割舍彼此之间3年来建立的纯真友情。于是,互通书信成了我们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那时,和我有书信往来的朋友大约有三四个,基本上每周我们都要写一封信给对方,内容无外乎是谈谈彼此的学习情况,各自学校的新鲜事等方面的话题。早熟点的同学,也会在信中谈谈感情方面的话题,但那时都还比较青涩,内容也仅仅是对某个同学有好感之类的悄悄话。那时,8毛钱一张的小小邮票,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喜怒哀乐,是书信,伴随我们走过那段艰辛而美好的青葱岁月。
后来,上大学后,买手机的人渐渐多了,但书信仍然是我们维持友谊、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但书信的内容,也从以前高中时期的谈论学习情况转为了感情和工作方面的话题。此时的书信,更具有情书的功能,很多不能在电话里讲的情话,都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予以表达。那时,每到下课时间,学校收发室里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同学们望眼欲穿,只盼那鸿雁带来远方恋人的讯息。
离开学校开始工作后,以前的好友一个个散落天涯,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着。以前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有时候连电话都懒得再打一个,更别说能抽空提笔给对方写下只言片语了。此时此刻,突然很怀念曾经的书信时代,那些曾经和我有过书信往来的朋友们,你们都还好吗?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美好?是否还能通过“鸿雁传书”收到你们的讯息?

【作者简介】

蒋光平

蒋光平,四川广安人,80后青年作家,自由撰稿人,金牌写作培训导师,妙笔写作培训学院院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华蓥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安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巴金文学院第三届青年作家班学员,曾获第四届广安文艺奖,首届华蓥市文艺奖,第三届“川东周末”文艺奖,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等。每年有数百篇文章在美国、印尼、泰国、越南等世界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有多篇文章被《少年文摘》《幽默与笑话》《阅读与作文》《小龙人学习报》等报刊杂志转载,并入选《初中语文同步拓展阅读》《精短散文》《中国当代闪小说》等多本选集和初中语文考试试题。

 

街景漫想

惠军明

很喜欢吟诵卞之琳的一首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引人遐想,读来有点悟禅的味道。

寻常的日子,常常一个人静静依偎在闹市一角,默默看人潮如涌,这时卞之琳的小诗就会在脑海中缭绕。别人在我眼中,是一处风景,而凝眸远眺的自己,在别人看来又何尝不是一道景观呢?人们的存在互相装饰着世界,交错着扮演角色,共演着人生的大戏,其实何必计较得那么清楚。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内心和外物其实是一致的。生活环境不同,内心千差万别,生活哪会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哪会都如卞之琳诗中般喜悦平和?比如我自己每一次凭栏远眺,都会产生有别于上一次的感受,有时候喜悦,有时候悲伤,有时候平静,有时候难以言说。就像今天,远眺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古城,竟然让我变得异常深沉。

繁华大街,行人穿梭,车水马龙,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息。满大街的男女老幼,他们一个个步履匆疾,神色匆忙,每一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都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彼此都是陌路人,如果没有特别的事,谁也不会在意、搭理别人。他们如同平行线,永远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行,好像永远都没有交汇的一天。人潮人海中,人们素不相识擦肩而过,但为什么很多形同陌路的人竟然会成为爱侣,成为亲人,成为仇人,难道真有前世因缘,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吗?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如果细细道来,都可以成为一部长篇小说。从每个人咿咿呀呀出生时,这部小说就拉开了序幕。有的人一生上演了一出喜剧,有的人却演出了一幕悲剧,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在剧中了。至于这部小说的是否缠绵悱恻,是否荡气回肠,是否平庸乏味,只有主人公自己慢慢感悟了。今天我眼中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都是行走在故事中,都是一段传奇,而我永远也解不开这个谜团了。

我这一生是否会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呢?不得而知。世界如此浩茫,个人如此渺小,每个人自我就是全部,但对于世界来说又算得了什么。穿梭于人潮人海中,我常常会感到莫名的失落,因为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别人是不屑理会的。我既平凡又普通,自己拥有的故事情节既简单又乏味。记得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这样写道:“这个世界多么陌生\各色的路人\步履匆疾\来去如风\流旋的街头\只有我驻足\苍天啊为我送来星月\幕天席地\遮护我的身影”。 写这首诗时,我遇到了一些困难,碰了很多钉子,认为自己渺小如草芥,整个世界好像都抛弃了我。这首诗真实记录了当时我的心境,我的悲哀,我的稚嫩。

我这一生注定是要平淡而过的,但我不会像过去那样悲戚了。因为我渐渐明白:我总是在眺望远处的风景,总是在艳羡别人的成功,而从来没有发觉自我的价值。个性的行走本身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线,任何精彩都需要自己去书写的,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目光。只要坚定信念,坚守理想,大步流星执着往前走,就一定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岁月如歌】

病中的母爱

江雪

两岁的女儿生病了,更加缠人和难哄了。她怕打针不想吃药,​稍不顺心就哭闹让我抱着,半夜更是醒来几次让哄着搂着。几天下来我心力憔悴,却又心疼病着的女儿,看她吃药时哭得满脸泪痕,像打仗一样从开始抗拒到无奈吃下,我的心都快要碎了。自己不睡觉没关系,累点也不要紧,只是盼着她能够快点好起来。

看着女儿,不由想起来自己儿时生病的情景来。小时候的我身体格外弱,尤其是到了冬天极其爱生病。只要我病了,上班的母亲就要请假照顾我,大多时候会去村里的医生家里看病,他看病不错,附近的人都会去找他看病的。因为离着不远,母亲就领着我,给我带几个橘子,一边走一边吃,消除恐惧和不安,心情也会慢慢好了起来。然后医生给号脉看病开药,吃了几包药就没事了,母亲就会骑车把我送回学校。

可是有一年冬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快过年的前几天,下起了雪,我突然高烧​厉害,父亲在外地还没回来,母亲摸着我滚烫的额头紧锁双眉,只能用湿毛巾放到额头缓解一下。可我的烧还是不退,母亲不管天还在下着雪,路上很滑,彼时交通工具也不方便,她就抱着我去县医院看病,从抱着到背着,一路上雪花纷纷扬扬,而母亲额头浸满了汗水,人们喜气洋洋准备年货,母亲忧心忡忡带我看病,打针吃药,用热毛巾给我捂针眼,我病好了,母亲却累倒了。

我病着的时候,母亲很是担心,她围在我身边嘘寒问暖,因为发烧,我嘴里没味,不想吃东西​,也不多喝水,母亲焦灼而忧虑地看着我,一脸疼惜。终于我觉得饿了,想吃热面条,母亲就煮好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加上荷包蛋撒上葱花淋上香油,一碗吃下去,浑身透通,微汗淋漓,病也好了大半。真是因为有母亲很好的照顾,我才能够茁壮成长。

有的时候竟然很怀念生病的日子,因为生病多了母亲的陪伴,因为生病,享受了更多的母爱。因为有母亲,我不再害怕生病,甚至觉得那段时光很是幸福,却全然忘了母亲的忙碌忧心和不易。母爱是无处不在的,是无微不至的,是无私博大的,正是因为有母亲有环绕的母爱,滋润着我生命的每一天,让我摆脱病痛健康快乐成长,感谢母亲,感谢对我的付出,感谢浓浓的爱,​我要更好地对待母亲,照顾女儿,把爱更好地传递传承发扬,用爱,照亮每一个灰暗的生病的日子。任世事沧桑,任沧海桑田,唯有那份母爱永远不变……

 

重阳,我们陪父母爬山

王慰

  毕业后,我一直在城里工作,父亲在乡下教书,母亲则在乡下务劳。

时光总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在城里安了家,有了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日子过得平淡而温馨。

我多次提出接父母进城,与我们同住。父亲默不作声,母亲快人快语:“你们过好你们的日子就行了,我和你爸还是喜欢乡下的生活,城里呀,我们住不惯。”

父母不进城,那我们就下乡。又是一年重阳节,云淡风轻,气候怡人。我拖家带口,坐上两个小时的汽车回乡下看望父母。乡下多山,重阳节登高望远便成了我们一家人多年来的保留节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老家的山,不高,也看不出仙气,像乡下人一样朴素。但乡下的山是清新自然的,花草松竹,随处可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身临其境,能体验到独一无二的亲切感,从小在山村长大的人,靠山吃山,对于山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经历了春的蓬勃,夏的喧嚣,深秋时节,山多了沉静之美。风的轻柔,花的清香,我们一家人漫步在山野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我背着包与父亲并肩而行,父亲与我谈工作,谈为人处事,父亲教了一辈子书,却常常揶揄道,教不好自己的儿子。年轻时的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叛逆,父亲指东,我偏往西,父亲建议我学好理科,我偏爱上文科。好在,我并没有在“执迷不悟”的路上走多远,如今在单位里做着工程师的工作,而写作也成了我最大的业余爱好,父亲深感欣慰。

妻子和母亲各牵着女儿的一只手兴致盎然地走在前面。母亲给女儿讲山里的人,山里的事,女儿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冒出“稀奇古怪”的问题。祖孙俩一问一答,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妻子在旁边完全插不上话,偶尔回头看看我,喜形于色。透过她的眼神,我仿佛所见她说:“隔代亲,果然不假,个性都差不多呢,祖孙俩都很健谈哟……”

女儿还小,走得远了,便喊脚疼。我几步上前,和妻子争着抱女儿,母亲爽朗地说:“还是我来吧,一看你们城里人就缺乏锻炼,走几里山路,气喘吁吁的。”说罢,母亲怜惜地抱起女儿,步伐稳健,精气神十足。我用纸巾擦去额头的汗水,看着同样鼻尖冒着细汗的妻子,自嘲地说道:“做了城里人不能忘本,确实要多锻炼了。哈哈哈……还是老妈老当益壮。”

看得出来,父母对我们的到来,显得很开心。母亲的笑容如沿途的野菊花一样令人温暖,触动我们的心弦。父亲的脸上也是写满了欣慰,父亲老了,我也成熟了,一如秋天的麦穗。父亲总是告诫我: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想,这一刻,我理解了。登上山顶后,我们各自找了石头坐下,我从背包里拿出水果、零食和水,分发给家人。我们在山顶既赏秀色,又享美食,其乐融融!

山下,是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是故乡的云,漂泊再远,故乡依然是归宿;眼前,有我的父母,二老依然身体健康,不禁想起那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一时感慨万千。

而今,最懂我的人是妻子。她从我的背包里拿出自拍杆,连接手机为我们拍照。我们一家人以天地为舞台,以山水为背景,摆造型,庆重阳,笑对人生。手机镜头里定格了每个人的笑脸。我的惆怅一扫而空,短暂的快乐成为恒久的留念!

父亲即兴吟诵着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乡庄》,把我们的热情推向了高潮。“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今年的重阳节,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明年的重阳节,我们还要相约登高望远赏菊花。这是我与家人心照不宣的约定。

重阳,我们陪父母爬山,人不在多,团圆就好,山不在高,快乐就好!

 

【品味自然】

望 晴 空

沈庆保

望晴空,秋日最宜。

这个时节的晴日,天空高远,恰似蓝莹莹的绸缎一般,尽情舒展,没有一丝一毫的褶皱。一眼望去,无遮无拦,好一副青春模样。“极目楚天舒”,放眼神州大地,岂止楚天,处处皆是一览无余,眼是无拘的,心是舒畅的。

望晴空,总少不了白云和飞鸟的身影。偶尔,会有拖着长尾巴的飞机。云薄薄的、淡淡的,透出蓝的底色来,更显出天的澄澈。那一缕缕云,飘逸,轻盈,如撕开的棉絮,随风飘上了晴空,忽远忽近,忽上忽下,牵动着你我的目光。到了高处,她愈发淘气起来,不时变换着身姿,如狮,如狗,如岩,如人打斗的万般形象,让你我去猜。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诗豪”刘禹锡的句子。只这一句,就能感受其诗风的豪气,雄健。晴空万里,诗人见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了他的诗情飞上云霄。但,鹤极不常见,入眼最多的则为鸽子、燕子、布谷鸟之类。搏击长空的雄鹰也难见到,还有那载歌载鸣,高唱入云,有“叫天子”之称的云雀了。至今,犹记得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描述的那句: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望晴空,应该还少不了雁阵。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型,“嘎——嘎——”拉着长音叫着。“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提醒着我们霜秋在远去,而寒冬即将来临。不由地怀想起明媚的春天,渴望一昂头即可看到高悬于头顶的风筝,尽情领略那收放自如的情趣。

望晴空,人无需多,独自或三两人,静默,立或坐,可选择高低不同的视角。不一样的高度,不一样的意境。“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这是傍晚时分,长袖飘飘的李太白在宣城登楼望远,面对如画美景,秋凉阵阵,怀念二百多年的诗人前辈,念及自身的命运沉浮。抬望眼,视野里少不了山的容颜。枫林红叶,云卷云舒,水、树、云重重叠叠,片片暖意在心中升起。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就是如此。整个山林沐浴着秋色秋韵,满目红色,意境非凡。

美妙总藏于诗里。大唐的两位顶尖诗坛大咖所写的《望岳》和《望庐山瀑布》,其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心驰神往,思绪万千。还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仅写出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更洋溢着一股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因为眺望,诗人们情动于中,感悟至深,也让世人由衷地敬佩他们卓然于天地之间的气魄和胸怀。

立于平地的仰望姿态最为常见。日薄西山,伫立于桥头,清风为伴,明月寄思。远处,雾气缭绕,如临仙境,一片静谧。或者,苍苍芦苇,茫茫之湖,画境诗意如微风徐徐而来,满溢一份恬静与悠然。与天合一、与人合一、与自然合一的和谐的生态环境,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命的魅力,有了自然的活力。因为思绪在天,生活中的细微及一地鸡毛便被忽略,纠结的烦恼容易被抛却,一个人的心态在不停地向前走、向上走。

望晴空,有时在夜间,月亮便成为天空当仁不让的主角。倚窗凝望,天地含情。“人散后,一弯新月如勾”,此刻的夜,因这新月平添了几分“天如水”的清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明月皎皎,垂柳依依,良辰美景之下,让人禁不住对月起相思。“望晴空冰轮乍涌”——这是越剧《西厢记·琴心》唱段的一句唱词。剧中,老夫人赖婚后,红娘牵线,让张生在西厢月下抚琴,再引莺莺到园中焚香听琴。想到这儿,心里不由地哼唱“知音千古此心同,尽在不言中”。

望晴空,有太多的美好值得铭记。当年于乡镇中学教书,晚自习结束,待学生们散去,我独坐楼顶天台,皓月当空,金风习习,在此起彼伏的纷繁的虫鸣声中,关于人生和未来的规划和想象正悄悄展开……

 

小 镇 夜 色

刘先卫

七月流火。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晚饭后纷纷走上街头、广场,寻觅着落日后的丝丝凉意和快乐。每临黄昏,家乡的泉湖二月八文化广场,便异常热闹起来。你瞧三三两两的小镇居民朝广场赶来,年轻夫妇推着婴儿车,摇篮里的婴儿东张西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也在子女的陪伴下踱着步子,小心翼翼似乎怕拐杖击碎坚实的花岗岩石瓷砖;小孩子也有属于他们的开心天地,各自踩着跷跷板在平整的防滑地板砖上演练、比试。顽皮的小朋友在人群堆中嬉戏打闹,惹得大人一片惊呼和轻声责骂。

地处322国道的泉湖镇农耕特色小镇,位于衡阳市西部35公里处。拥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泉湖二月八”(民俗庙会)和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衡南县十佳旅游景点等诸多亮丽光环。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园傍依衡祁古道,栖息于千年古泉水湖畔。两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地和美丽的传说,现在已建成占地11亩的文化休闲广场。文化广场是以农耕始祖——后稷设计为主线,以农耕文化为背景营建的具有现代休闲性的观光公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身高伟岸耸立于广场上的后稷雕塑。后稷像身前是幸福嘉苑小区以及群众表演的广场舞台,雕像背后是万倾良田和十里花海。历史上尊为周族始祖、农耕始祖、五谷之神的后稷,相传是黄帝的第五代子孙,是尧舜时期专管农业的农官,教人们如何耕种和收获庄稼,原名叫姬弃,被认为是稷和麦的最开始种植者。

从西北角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头上“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园”几个镏金大字,醒目而又高雅。两侧廊柱分别嵌印有由中国楹联书法委员会委员,湖湘联墨八俊,湖南省财苑书画院副院长,南华大学文化学院特聘研究员彭万熙为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园撰写的妙句佳联:“泉冽山青,农兴物茂;湖明野阔,耕沃播文。”“二月春光臻寿福;八方贸贾汇泉湖。”上联以二、八两字嵌联,简短的上下七言两句,高度地概括和诠释了泉湖“二月八”这一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联中藏有“二月八”、“泉湖”、“寿福”几个关健词,切时、切事、切地。下联意为在阳春二月八日祝福天上神仙——寿福爷生日,同时也希望人们不负春光,不误农时,一年之季在于春。寓意勤奋耕作,将会添福增寿。

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欲知湘楚农耕事,且看泉湖稼蔷图,万花应时呼欲出,一节举而天下春。”衡南县文联主席胡素先生精心而作的《泉湖“二·八”赋》,现已刻成铭碑立于圆型广场T型台阶上,载入“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史册。春花秋月,文章纵横六百年,涵盖泉湖之人文历史,详尽非遗二八之美事,全面展现了泉湖的历史文化和农耕文明,内容情感饱满,文字大气,文中多佳句,尤其是典故的运用,更让内容丰实充沛,读来朗朗上口。让广大游客从中探究到了“泉湖二月八”传统民俗的来历渊源。

泉湖镇是一个总面积90.45平方公里的美丽小镇,二月八农耕文化园集农贸业+文旅+社区的田园乡村综合体,在夜幕中充满了神秘和诱惑。流光溢彩的园区,灯火辉煌璀璨夺目,周围景观美仑美奂。园区内19盏射灯,20盏梯级灯,12盏独立灯柱,12盏亭园灯交相辉映立体而又富有美感。广场上24副二十四节气花岗岩文化地刻,在黄色灯光的映衬下,将我们带入了茹毛入血、釆撷渔猎的古老文明。那些刻在灯柱上已传承了上千年的农谚“春不种,秋无收”;“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等等,虽寥寥几字可谓言简意赅。农谚既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也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晚霞漫天,夏日傍晚的广场上空,轮换上演着魔幻大片,有时绚丽多姿有时温柔浪漫。随着动感音乐响起,广场舞在幸福嘉苑小区舞起来跳起来,每周六晚上一场经典的电影面向居民开放,让人们重拾乡愁记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利用乡村民宿、园区建设、走道墙壁综合布景的宣传文化长廊,无不透露着和谐与美好、温馨与幸福。如今,来广场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小镇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在广场上举行盛大节会,这个时候可谓人山人海,祭农神,庆丰收,物资交换,并有歌舞、杂技、戏曲等节目助兴,影响力波及三湘大地。

夜色撩人,凉风习习。沿着观光人行栈道漫步泉水湖河堤,置身泉湖镇农耕文化园金色稻田,聆听耳畔流水潺潺小鸟鸣涧,新鲜空气中夹带着浓浓香味,你分不清是稻谷、荷叶的清香还是花儿的芬芳,丝丝缕缕从鼻孔钻入你的肺腑,让你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皓月当空,群星璀璨,沉醉于小镇多彩的夜色中,久久不忍急步离去……

 

【诗海泛舟】

夜 色 写 心 语(十六首)

许庭杨

 

其一 夜色从心里涌出

夜色,从人心里涌出来

在大地上扩散

树木花草伸长颈子

也高不过黑喑

还把身体里的气味

大量挥发,在夜色里弥漫

就是明亮的目光

也被夜色压弯

 

其二 夜色捏住我的喉咙

想对你说很多话

夜色却捏住我的喉咙

把语言逼回心里

每个字,都像木炭

把心灼痛

和夜色较劲

一颗星星,一缕月色

就把我的忧怨

抽空

 

其三 分享夜色

鸟的叫声,虽然孤单

却如静夜里的一束光芒

夜色被鸟声切割

最安静的一块夜色,不大

却被我提前哄抢

我愿切割一块给你

让你在咀嚼时,品味到味道的

声响

 

其四 被夜晚通缉

夜晚裸露着身体,横陈在

目光躲不过的席梦思

星星们相距很远也挤眉弄眼

悄悄耳语,最是月亮胆大

眼睛睁大成空虚,月光

给夜晚的身体披上一件

薄薄的外衣

我不愿受夜晚的诱惑

合上双眼,却被裸体的夜晚

通缉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许庭杨,男,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中国作家》、《诗刊》、《星星》诗刊、《四川文学》、《红岩》、《青年作家》、《西南军事文学》、《北京文学》、《绿风》诗刊、《飞天》、《诗歌报月刊》、《阳光》、《五月文学》、《大地文学》等文学期刊,《人民政协报》、《中国气象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环境报》等报纸发表过诗文作品。现为文艺内刊编辑。

 

(本栏目由加拿大“博大集团”冠名赞助)

(责任编辑:洪田)

———汇聚八方英才,创建优秀写作园地,我们一直在携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