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科技博览(5月17日)

【本期导读】

  1. 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目前未收到有重大不良反应报告
  2. 新冠病毒可能与儿童类川崎病症状相关
  3. 顶尖艾滋团队新冠重磅研究:某稀有抗体反复出现提示疫苗线索
  4. 新冠病毒疫苗何日可以上市?
  5. 中药注射剂参与攻克新冠病毒
  6. 羟氯喹治疗新冠效果不佳:欧美多项研究结果阴性
  7. 人群的分分合合
  8. 中国科学家提出4.4亿年前地球生命大灭绝新机制

 

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目前未收到有重大不良反应报告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田晓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有一项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四项灭活疫苗项目相继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没有收到有重大不良反应的报告。如果一切顺利,以上项目将在今年7月陆续完成二期临床试验。

据介绍,截至5月13日,这五个疫苗项目总共已接种2575名志愿者。其中,一期临床试验已累计完成539名志愿者的接种,有的已经获得初步的安全性和保护性抗体产生的数据;二期临床试验已累计完成2036名志愿者的接种,正在逐步完成全部的第二或第三针的接种,并开展安全性、有效性监测和评价。

曾益新表示,其他几个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工作也在顺利有序推进。“预计6月份开始还会有项目能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据曾益新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成立了由科技部牵头的科研攻关组。科研攻关组成立疫苗专班,负责组织协调服务各个单位推进疫苗研发工作。目前总体进展顺利。

 

新冠病毒可能与儿童类川崎病症状相关

新华社伦敦5月13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13日在线发表一项研究说,意大利暴发新冠疫情后,当地一些儿童出现了类似川崎病的症状,新冠病毒可能与这种症状存在一定关联,但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意大利贝加莫省一家医院的专家在相关论文中说,2月18日至4月20日期间,这家医院收治了10名出现类似川崎病症状的儿童,其中8人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今年2月中旬之前的5年里,这家医院仅收治过19例有相关症状的儿童病例。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疫情期间收治的这些患病儿童,其症状比此前的川崎病患儿更加严重。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卢乔·韦尔多尼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发现为研究新冠病毒对儿童的影响提供了更多证据。尽管这种类似川崎病的症状比较罕见,但如果适当治疗,大部分患儿可完全康复。

研究团队谨慎地表示,这项研究仅基于对很少量病例的分析,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明确这种症状与新冠病毒之间的关系。

在《柳叶刀》配发的评论文章中,英国皇家儿科和儿童健康学院院长拉塞尔·维纳说,尽管这项研究显示儿童出现类似川崎病症状可能与新冠病毒有关,但需指出的是,这次疫情中新冠病毒对儿童总体上影响很小。他还表示,对这种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提供有关新冠病毒引起免疫反应的重要信息,相关信息可用于研发疫苗等方面。

美国和英国在疫情期间也报告过类似儿童病例。美国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10日说,纽约州已有至少85名儿童患上一种不明原因炎症综合征,症状类似川崎病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目前尚不确定这是否由新冠病毒引起,一些病例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

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多见于儿童,会引起血管发炎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脏损伤。该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医学界认为可能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有关。

 

顶尖艾滋团队新冠重磅研究:某稀有抗体反复出现提示疫苗线索

新冠病毒进入细胞取决于病毒的S蛋白(spike protein)与人类细胞受体的结合域(RBD)。尽管尚无新冠疫苗,但抗体对全球抗疫至关重要。目前,一支顶尖艾滋病研究团队已从新冠康复者的血浆中提取、鉴定抗体,并发现了高中和活性、稀有但反复出现的RBD特异性抗体。这提示根据该抗体研发的疫苗,可能对大众普遍有效。

以上发现来自医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刊发的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加州理工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陈·扎克伯格生物中心(Chan Zuckerberg Biohub)的新冠抗体重磅研究:Convergent Antibody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fection in Convalescent Individuals。论文刊发时间为当地时间5月15日,通讯作者有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学实验室主任Michel Nussenzweig和Paul Bieniasz教授等。

作为艾滋病领域的顶尖学者,Nussenzweig的研究聚焦于免疫系统固有和适应性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结合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他专注于B淋巴细胞和HIV-1抗体研究。为应对COVID-19暴发,Nussenzweig已将其研究扩展到SARS-CoV-2,并从康复患者体内分离并鉴定高效的中和抗体。

另一位通讯作者Paul Bieniasz教授同样是艾滋病领域的顶尖学者。他的研究试图定义宿主基因如何影响病毒的复制,重点是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免疫缺陷病毒。其实验室致力于表征病毒模仿、操纵和以其他方式利用的宿主功能,以及防御细胞针对病毒感染而进化的特征。

当地时间5月13日,世卫组织(WHO)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Mike Ryan)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成为长期问题,很难预测何时可以战胜病毒,它可能成为永远不会消失的流行性病毒。瑞安以艾滋病为例,指出尽管艾滋病毒没有消失,但人类已找到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人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艾滋病。

 

新冠病毒疫苗何日可以上市?

“五一”过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数量有少量增加,其中包括国内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中国处于内防外控的关键时刻。

“随着生产生活趋于常态化,人与人的接触较此前更加频繁,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可能还会有所增加,这是一个暴露问题的过程,科研人员必须具备在动态变化中迎战病毒的能力。”5月15日,在手足口病防控卫士评选活动启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截至5月14日,全球累及确诊病例超435万,累计死亡近30万。

历史经验表明,在实施计划免疫前,麻疹、天花、白喉、百日咳的自然群体免疫,都未能阻止传染病的流行。“如果我们寄希望于让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使足够的人产生免疫力,从而减慢并阻止病毒的传播,恐怕很难实现,应该重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疫苗委员会研究员张云涛说。

张云涛介绍,目前,我国设4条技术路线研发新冠病毒疫苗,即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灭活疫苗是用消灭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基因工程疫苗是在体外制备病毒的优势抗原,如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载体疫苗是将S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疫病毒、减毒的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疱口炎病毒等病毒载体上,将其送入人体,促使人体产生S蛋白,进而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核酸疫苗是将编码S的基因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产生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及其团队采取载体疫苗策略,基于已上市的埃博拉疫苗,研发出全球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近期,该疫苗已经进入临床Ⅱ期。

“整体看,灭活疫苗规模化生产更容易、技术更成熟的策略。截至目前,全球有8款灭火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4款来自中国。由中国生物开发的灭活疫苗更是全球首个获批临床研究并首个进入临床二期的灭活疫苗。”张云涛说。

面对外界对新冠病毒疫苗上市时间的高度关注,曾光表示,向科研要速度的同时,也要尊重疫苗研制的规律性,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

只有确保“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疫苗才能上市。但随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人数的下降,疫苗研制也遭遇保护性现场研究无法进行的尴尬。以中国生物为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试验正在稳步推进,也在探索多种方式推进保护性现场研究,比如与国际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探索进行动物实验或人体试验。

张云涛表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疫苗法》、《紧急状态法》等的指导下,可以在疫苗未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等全部程序时,保证特殊人群提前使用,比如海关人员、密切接触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医护人员、处于国外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等,但这项措施并不针对全体国民。

新冠病毒疫苗到底什么时候上市?张云涛预计:“从历史经验看,如果完成保护性研究等全部疫苗研制过程,新冠病毒疫苗最早有望在明年年底前上市;如果面临紧急状态,新冠病毒疫苗近期有望投入使用;如果希望得到更多临床动物试验等数据支持,那么疫苗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使用。”

曾光强调,此前面对紧急情况,有特事特批提前使用的先例,但作为科研人员并不希望启动这样的程序。

 

 

中药注射剂参与攻克新冠病毒

——血必净获批增加新冠肺炎适应症

 

“中药注射剂想要让人信服,就要用数据、用证据说话,并且还要形成证据链。一个证据太孤单,围绕一个临床问题获取若干个证据就组成了证据群,这样就立于不败之地。”谈到中药注射剂的相关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作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张伯礼在武汉苦战82天,他认为,在此次新冠肺炎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是中国方案的亮点。并且,唯一一个中医方舱医院——江夏方舱主要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最终没有一个病人转为重症,医护人员也是零感染。

3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张伯礼推荐了“三药三方”,即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以下简称血必净)。其中,血必净作为唯一中药注射剂入选。

“这意味血必净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到了中央指导专家组中医和西医专家的共同认可,在国家层面得到了确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表示。

4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血必净新增适应症“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血必净主要是活血化瘀的方子,初步看来它对新冠肺炎是有效的,减少了病死率,但还需要一些循证医学的证据。”4月14日,在腾讯医典联合“南山呼吸”的直播访谈中,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解答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问题时说。

启动循证新研究

时间拉回至新冠肺炎暴发初期,如何科学防治,特别对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实施救治成为最迫切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科学家还对其知之甚少。专家组成员也只能在已经上市的药物中遴选可能对新冠肺炎有效的。这既包括抗病毒治疗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糖皮质激素药物甲泼尼龙等,还包括中药注射剂血必净、喜炎平等。

“重症肺炎患者大多合并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现有的化学或生物药物尚无证据显示能够降低这类患者的病死率以改善预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宋元林告诉《中国科学报》,检索近20年来的国际文献,鲜有成人重症肺炎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报道。这是因为重症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很难按照固定的条件开展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在钟南山和张伯礼的指导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病研究所联合33家三甲医院,历经十年完成了“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相关论文刊发于美国《重症医学》杂志。该研究结果显示,血必净能够显著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提高肺炎指数风险评级改善率,缩短机械通气和ICU治疗时间。

也正是基于血必净降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循证医学证据,1月21日,由钟南山担任研究项目负责人,启动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疗效的临床和机制研究”,以评价血必净对新冠肺炎合并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阻断与改善作用。

临床效果获专家认可

该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血必净可以显著抑制新冠病毒诱导的炎症因子过度释放或“炎症风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1%。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诸多呼吸与重症医学专家的认可。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邱海波表示,中医药在普通型和重型的转化过程中已经看到了疗效,在重症病例治疗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康复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西医来看,多数的化学药物都是单靶点的,而中医和中药更多是多靶点的。也就是说,中药更像个团队在作战,这个治疗模式,中西医是有不同的。”邱海波以血必净为例指出,它至少有6种有效成分是得到证明的,具有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综合治疗复杂疾病的疗效优势。相关的体外实验也证明血必净对新冠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而在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里,血必净对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具有遏制作用的。

谈到血必净对炎症风暴和凝血功能障碍的遏制原理,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志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一旦“炎症风暴”与“凝血风暴”形成恶性互动,就是病情加重的信号,如果进一步恶化,患者可能会发生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也会大幅度增加。如果在发病早期使用血必净,不仅可以保护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毛细血管渗漏,还可以减轻毛细血管微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凝血障碍的发生率,截断病情由毒热症向血瘀症的进展。

谈到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邱海波表示,血必净的副作用不高于临床使用的1%,“所以基本是安全的”。

仍需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

记者注意到,卫健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的几个版本,都专门设有中医治疗方案,包含了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其中,血必净是唯一写入西医和中医两种治疗方案的推荐药物,并作为“中国方案”的“三药三方”向世界推广。

据了解,血必净是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教授王今达以古方血府逐瘀汤为基础筛选出的静脉制剂,历经30年研制成功,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和当归组成,兼具活血化瘀、凉血养血、溃散毒邪功效,以治疗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为适应症。因在救治SARS患者时显示出明确的疗效,血必净进入抗SARS新药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并于2004年初获批上市,目前为红日药业独家产品。

采访中,红日药业创始人、董事长姚小青告诉《中国科学报》,血必净上市后,为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他们围绕血必净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开展了为期十余年的系列循证医学研究。

截至目前,国内已开展了包括“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血必净治疗严重脓毒症并发DIC的随机对照试验”“血必净治疗AECOPD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和“血必净上市后临床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等在内的研究项目。

“但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目前主要将血必净应用于炎症反应十分严重的患者,所以最后的临床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分析。”邱海波表示。

此外,钟南山强调,中医和西医治疗是否有效,不能凭印象,一定要用现代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证明,有效就要推广。新冠肺炎是新问题,是否有效一定要有证据。只有获得了扎实的数据,证实治疗有效,才能在国内外更好地推广。

 

羟氯喹治疗新冠效果不佳:欧美多项研究结果阴性

自从在多个国家用于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的同情用药以来,氯喹/羟氯喹的表现始终受到热议。

4月末,《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发表来自巴西的小样本临床试验,提示高剂量氯喹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未能改善死亡率,且出现更多心律失常。随着更多证据积累,各大顶级医学期刊近期发表包括中国和欧美的多项研究,都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羟氯喹治疗COVID-19或许疗效不佳。

从现有研究来看,氯喹/羟氯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似乎都并不理想。至今我们还没有一款治疗新冠病毒疾病的特效疗法,但无论结果如何,候选药物在临床试验和高质量研究中的表现都值得了解。

在缺乏治疗效果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了解药物的安全性风险是否值得承担。目前,仍然还有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正在检验羟氯喹治疗COVID-19的相关效果。这些试验是否会带来更进一步的结果?我们将继续关注更多科学证据的揭晓。(环球科学)

 

人群的分分合合

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终极问题”,不仅是小区保安天天要问的,也是古人类学家孜孜以求的“圣杯”。

5月1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独立主导、多家单位参与的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从遗传学角度揭开有关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与混合这一重大学术问题上的若干谜团,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的重要信息缺环。

南北方人,9500年前就“分家”了

近年来,与东亚毗邻的东南亚、西伯利亚等地的古代人类遗传演化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但迄今为止,东亚、尤其是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类基因组的相关信息却所知甚少。

“人类演化史中,不能缺少来自中国的重要篇章。”抱着这个想法,付巧妹团队联合多家科研机构,依托先进的古DNA技术,成功捕获并测序了中国北方山东、内蒙古及南方福建、毗邻亮岛和锁港等地11个遗址的25个9500~4200年前的个体和1个300年前个体的基因组。

这些古老的证据,为大时空框架下研究东亚古人群,尤其是现代人的迁徙与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这也是首次针对中国南北方人群展开的时间跨度最大的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

他们发现,在沿着黄河流域直到西伯利亚东部草原的人群里,至少从9500年前起,就都携有一种以新石器时代山东个体为代表的古北方人群成分,而中国大陆沿海及台湾海峡岛屿人群至少从8400年前起就携有一种以新石器时代福建及其毗邻岛屿个体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成分,而且这两种成分截然不同。

“这就是说,早在9500年前,中国的南北方人群就已经分化了。”付巧妹告诉《中国科学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北方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分化程度又开始逐渐缩小了,这种变化暗示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南北方人之间已经有了频繁的迁移与混合。”

有趣的是,中国南北方人的这种“互动”跟欧洲人群截然不同。在约9000年前农业出现以来,欧洲人群就不断受到近东农业人群及欧亚草原人群等外来群体的“大换血”,外来人群一直在重构欧洲人群遗传信息。

可在中国,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一直是基本连续的,没有受到外来人群的明显影响,似乎一直“肥水不流外人田”。

付巧妹分析,这可能与中国是稻作和粟作农业的独立起源中心有关。“农业对人口扩增的影响是巨大的。农业不是在欧洲本土起源的,外来人群带来了农业,就可能很快在当地扩张起来;而中国人有自己的农业,能自给自足,何不‘自得其乐’呢?”

南进的“胡建人”

研究人员发现,古南方人群成分虽然在现今东亚大陆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小,却对其他地区的人群具有广泛的影响。现代遗传学和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考古学材料虽已暗示了南岛语系人群与东亚南方大陆人群之间的联系,但对其起源地却一直没有定论。

此次付巧妹团队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确凿的遗传学证据。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现今广泛分布于台湾海峡、东南亚和太平洋西南部岛屿的南岛语系人群,与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南方沿海人群有着非常密切的遗传联系。

这表明,最早的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与中国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邻地区相关人群,并且这一时间可以明确追溯到8400年前。“这是第一次我们通过古基因组数据明确了中国8000多年前的古南方人群是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付巧妹说。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现今生活在东亚北方和西部人群(如达斡尔族人群),福建8400年前的奇和洞人显示出与东亚现今中部和南方人群(如汉族和傣族人群)存在着更多的遗传联系,且与中国台湾的阿美族和泰雅族人群具有最强的遗传联系,反映出现今族群之间的联系性。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评价称,这项成果对于“探索中国史前人群的迁徙历史、遗传格局及内部融合过程,对于明确现今主要生活在中国台湾及太平洋岛屿等地的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节选自《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家提出4.4亿年前地球生命大灭绝新机制

4.4亿年前地球曾发生生命大灭绝事件,导致约85%的动物物种消失,国际学界为灭绝原因争论了30多年。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课题组运用新方法研究认为,火山大喷发导致气候剧变是这次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这项研究对分析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启示意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自5亿多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至今,地球上已发生5次生命大灭绝,其中第一次发生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当时所有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中,鹦鹉螺、笔石、珊瑚等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但大灭绝事件使约85%的物种消失。传统研究认为,当时地球进入了冰川期,以及之后冰川期结束气温上升带来的海洋缺氧,这“两幕”气候剧变导致大灭绝。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奥陶纪末期的“两幕”式生命灭绝,与冰川的形成和消融时间不完全一致,国际学界为此争论不休。

近期,沈延安课题组开辟新思路,他们在华南地区找到与大灭绝同时代的黄铁矿,对其中的硫同位素进行高精度分析,提出是火山大喷发触发并驱动了生命大灭绝事件的新机制。

他们研究发现,奥陶纪末期发生的火山大喷发,将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输送到20公里高空,抵达大气平流层并在那里形成以硫酸盐为主的“气溶胶层”。

“简单来说,气溶胶层会‘截留’太阳热量,使地球变冷。但一段时间后,气溶胶层中的硫酸盐会‘掉落’到地面,火山释放的温室气体占据上风,又会使地球急剧变暖。”沈延安说,正是这“一冷一热”的反复交替导致了生命大灭绝。而“一冷一热”所产生的不同化学反应物,会随酸雨等沉降到地表并保存在岩石中,成为数亿年后人们追溯破解谜题的“钥匙”。

卫星观察表明,近50年来地球大气平流层的硫酸盐浓度不断升高。有人认为是人类活动排放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现代火山喷发造成。沈延安认为,高精度的硫同位素分析法,能为寻求原因和对策提供手段。(新华网)

(选编:洪田)